中国成土耳其第二大贸易伙伴!埃尔多安访华求上合“转正”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时隔五年再度访华,此行既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,也是一次工作访问,背后蕴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信号引发关注。
其抵达天津时的墨镜造型与夫人首次随行出席多边会议的细节,已成为国际舆论焦点。作为北约成员国中唯一与上合组织保持紧密联系的国家,土耳其近年来在东西方之间寻求战略平衡的意图愈发明显。埃尔多安去年明确表示希望“转正”为上合正式成员,而此次天津峰会前,上合组织宣布将观察员国与对话伙伴国合并为“上合伙伴”,为土耳其未来加入扫清了制度障碍。
这种定位与土耳其近年来推行的“战略自主”方针一脉相承。自2012年成为上合对话伙伴国以来,土耳其凭借与中亚突厥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纽带、同中俄的务实合作,以及与阿塞拜疆等意向加入国的密切关系,形成了独特的先发优势。
在天津峰会上,埃尔多安与中方领导人的会谈不仅聚焦加沙、俄乌等热点议题,更将叙利亚重建纳入核心议程。随着美军撤离叙利亚留下权力真空,土耳其近年与叙临时政府关系升温,重启公路运输、签署防务合作备忘录,并提出协助重建城市。此时邀请中国参与,既看重中国“不干涉内政”的合作原则与基建能力,也希望借助中国影响力巩固自身在中东的话语权。
展开剩余51%对中国而言,叙利亚重建关乎能源通道安全与“一带一路”推进。中资企业已在大马士革、塔尔图斯启动基建修复项目,而土耳其作为“中间走廊”计划的关键节点,与“一带一路”对接潜力巨大。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的铁路项目若延伸至中亚,将形成新的欧亚物流通道。安全合作方面,尽管2013年“红旗-9”防空系统招标未最终成交,但两国在反恐议题上的共识持续深化,埃尔多安此次提及叙利亚问题,亦暗含试探中方在安全与经济重建中的合作意向。
此次访问的务实成果尤为瞩目:中土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提升至350亿元人民币,建立数字货币跨境结算机制,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将为安卡拉-伊斯坦布尔高铁扩建段提供60亿美元贷款。这些举措映衬出经贸关系的深化——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483亿美元,中国跃升为土耳其第二大贸易伙伴。在俄乌冲突与中东动荡背景下,土耳其需要多元化外交选项,与中国合作既带来经济实惠,也增强其与其他大国谈判的筹码。对中国而言,这有助于打通欧亚大陆桥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与“中间走廊”对接。
展望未来,2026年中土建交55周年将成为关系升级的契机,首批联合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下线。土耳其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,其与中国的互动模式,为破解集团对抗思维提供了新范式。尽管存在政策连续性等挑战,但双方已展现出将战略共识转化为实际合作的决心。从天津会谈的共识到2026年的规划,中土合作正书写着多极化时代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安徽省专业实盘配资,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,实盘股票交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